撒下真誠的果
自然豐收

美化家庭 No.323 / 2015 / 06 / 25

吳欽超 現代東方調打造安靜的原味境地

【楔子】

台中在地的人文調

河畔旁 陽光綠意 揭開序幕

屢屢在室內設計的相關雜誌上,看到吳欽超設計師的作品,沉穩的空間調性與大器的格局調度,在在顯示他的空間哲學是經過一番沉潛而累積的成熟度,讓我ㄧ直猜想他是個嚴肅的中年男子,沒想到實際見面時,才知道他不但年輕(五年級後半段),而且談吐溫文儒雅一如他的空間,讓人有一種沉靜的親切感。

 

怡然自樂 詩意般的工作空間

我們是在一個晴朗的午后,拜訪吳欽超設計師位於台中市河畔的「吳遠室內設計事務所」,這是第一次進到他的作品空間中,窗外陽光放肆灑落進來的景象,遠比雜誌圖片上要震撼許多。他表示,空間有其自我的生命力,尤其是自然光,隨著每個時刻的轉移,空間也跟著換上不一樣的表情。原始的水泥、鐵件、幾片大玻璃為隔間、階梯式的坐榻,這跳脫了辦公室的正襟危坐,感覺就像loft或是gallery,能在這裡上班,還真讓人羨慕,而我也真正了解到一個「對」的空間設計,真的令人有如走進良田美池、桑竹之屬的桃花源,可以讓身上的每一吋肌膚都感到無比舒暢。

【第一賦】

空間長短句

賦予空間安靜的靈魂內在、外在自然變大

吳欽超設計師形容自己在處理每一個空間時,都會將一種感覺帶進去,這種感覺就是「安靜」,他希望每個回到家的人,都可以自然的放鬆下來,感受空間安定、沉穩的氛圍,將這樣的想法落實在空間設計中,「就是想辦法讓空間變大,空間變大之後心情自然會變得沉靜。」但是如何讓空間感變大呢?吳欽超設計師提出了以下的建議。

 

特色再放大 阻力變助力

以我們所在吳遠室內設計事務所為例,「這原來是個相當狹長的空間,但是我刻意加強它狹長的特色。」他如此表示,面對長形空間時,絕不是單純思考將格局方正化,或切成一個個正方形盒子,而是順應原有的空間的狹長感再延長。在如此反方向思考的策略下,果不其然,當我們進到工作室時,發現透過綿延不絕的落地透明玻璃、筆直的天花板溝槽,竟拉長了空間中央的廊道,空間不會冗長累贅,反而相當寬敞大器,讓空間看似缺陷的阻力,意外成助力。

 

延伸材質 拉長空間寬敞度

吳欽超設計師表示,許多人在規劃住宅空間時,會很喜慣的依據生活習慣來安排每一項設計,例如在客廳使用拋光石英磚,進到臥室之後又變成木地板,這樣的做法其實切斷了空間的延伸性,而在他作品裡,很少會採用不同地板做變化,他說:「統一地板材質的好處,是讓多個格局變成另一個空間。」相同的材質可以在視覺上製造延伸感,空間自然而然地會跟著拉長,產生寬敞感。這作法同樣使用在立面的牆上,使用同屬性的材質延伸,強化空間深度,就可以達到讓空間變大的目的。

 

穿透格局  借景於自然

在吳欽超設計師的作品中,我們還發現他相當偏愛使用大面積的玻璃材質,他表示使用玻璃的好處有兩點,一是借景、其次是光線,不論是工作室內刻意加大的對外窗、室內的隔間或是三面環繞的住宅外牆,空間會如同一個玻璃盒般的透明,不只將室外的水池、綠樹借景到室內,視線也無阻礙地延伸到屋外。「光線」結合玻璃,則是他注重的另一個表演元素,例如他的作品裡曾經透過大片清玻璃讓室外似乎無界線,隨著不同時間的日光照耀,再透過玻璃的折射,室內的餐吊燈竟然投射在玻璃上,成了相映成趣的畫面,反而成了空間中最自然的裝飾,讓夜晚、白天各有不同的趣味變化。

【第二賦】

古體今用 以材質譜出東方調

鐵件 竹子 清水模

雖然吳欽超一再強調自己是一個不喜歡被風格受限的設計師,仍舊有許多人鍾情於他東方味的禪意空間,「不管業主再怎麼喜歡,我的工作就是踩煞車,把業主拉回現實面來。」他打趣的這麼說,也許是潮流使然,越來越多人喜歡東方風格的空間,但是最終仍然要回歸到使用層面,空間住起來舒不舒服,才是設計的真正意義。

 

現代東方風 從環境走進心靈

目前世界的潮流已經慢慢移到東方,吳欽超設計師如此解讀當今空間風格走向,「雖然流行東方風,但卻不再是傳統的老中國式空間,而是加進了現代感的材料和簡約的空間感。」他提及台灣以東方風融合現代的最佳代表就是「涵碧樓」,「那種設計是老外觀光客來亞洲會想看的!」簡約而現代的建築線條,加上禪境氛圍,設計師給予空間的不只是表象的設計,而是塑造從外在環境到內在心靈的寧靜感,搭配中式古董老件的混搭風格,創構出來一種沉靜、人文的東方美學。以他手邊正在設計的三合院建築為例,三合院是相當傳統的空間形式,但他只保留了三合院屋簷的語彙,而讓長廊向內退,再將外牆改用玻璃來隔間,如此一來行走在空間中,看到的都會是戶外的景,讓現代感的空間引發心靈的懷舊回憶,古今交錯,彷彿時光靜止在一瞬間。

 

自然問建材走進室內 空間更有生命力

吳欽超設計師的作品風格並不能單純的稱之為禪風,他認為外界會誤會,「也許是因為經常使用戶外建材關係。」他如此說明,「與其說是禪風,不如說是有生命力的空間更為貼切。」戶外建材沒有經過人工處理的粗獷感,用在室內往往可以使空間更鮮活。以鐵件為例,他特別喜歡裸鐵所呈現出的原始觸感和像速度般的線條。可以引發空間產生出律動,於是我們看見工作室內,他以鐵件作為隔間和樓梯扶手,流暢的帶出空間的韻律。

清水模也是另一個從室外走進室內的驚喜,他曾以一道清水模牆面作為玄關隔屏,由於水和砂的不同比例,清水模也會呈現不一樣的色彩變化,空間會更有個性。竹子、抿石子也經常會被他拿來作為室內壁材使用,「讓銜接室內的材質不會從戶外磁磚突兀的轉換成室內木地板。」透過這些自然風味的建材,拉近居家與自然的距離。

 

未來趨勢>>用最單純的元素 型塑空間

空間訴求自然,連帶地在施作工法上,他也採取相當原創的方式,例如減少使用油漆,保留牆面被師傅敲打的水泥痕跡,他說仔細觀察牆面,可以從有節奏的鑿痕中看出師父是左撇子或右撇子,一種烙刻的粗獷感,反而讓牆面特別有味道。擅長使用自然建材的吳欽超設計師,不免被我們問及未來空間的發展趨勢,他表示,建築和室內得潮流其實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動,從以往的古典繁複流行到極簡,現在又開始對極簡產生反動,而朝混搭的方向走,因此從他的觀點看未來的空間變化,他認為應該會更單純、簡潔,在建材的使用上也會回歸單純的自然素材,減少使用建材種類,讓空間越來越簡單有味。

 

不願被定型 就是要異想天開

當大家都覺得一種建材只有一種可能,他反而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把同樣材料用在更不一樣的地方,這正是他的作品為何簡單卻不平凡的原因。他也不斷尋找喜好不同的屋主,去挑戰大家習以為常的設計概念,回程前他打趣的說:「搞不好妳下次來,我的工作室又換了一種風格也說不定!」這般不願被定型、不停給自己下戰書的設計師,在商業取向極濃的室內設計圈裡,的確讓人感到無比可貴。